生态文明宣传专栏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这场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让我们损失惨重,但同时也让我们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中国古代的《庄子齐物论》中有云: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人与世间万物,同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又是特殊的存在。因为人可以利用,影响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们这个特殊的物种无限的包容和力量。我们生活所需的资源、物质和能量都源于自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十分亲密。并不是主仆关系,更不是对立的存在。当我们把自然放到对立面时,就会忘了自然对我们的宽容,只会一味的索取。

大家还记得新冠病毒最开始是在哪里发现的吗?是在一个非法交易的海鲜市场里。可以说,人们对自然的不断索取导致了我们自食恶果。目前世界三大生态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危害。每一个问题都深深的困扰着我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危害。可这些危害其实源自于我们自己。臭氧层空洞是人们过量使用制冷剂,发泡剂等化学物质造成的。而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是人类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酸雨危害是人类大量向大气中排放酸性物质导致的。每一件事都与我们脱不了干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我们谁都不知道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会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那些被砍伐的树木会不会是的生态恶化的帮凶?谁又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不要以为环境问题离我们很远,它会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自然的状况,也决定了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与自然对立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我们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呢?首先,我们要树立资源有限观。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过度利用资源。地球上的非可再生资源只会减少,不会增加。高效利用,尽量节约,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野生动物。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速了野生动物的灭亡。而人类的过度捕杀更是使他们数量快速减少。而人类自私贪婪残暴的做法最终会害苦自己。的这次的新冠疫情就提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动物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应把它们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同是地球母亲的孩子。

第三,做好垃圾分类。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省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随手关灯,不乱扔垃圾,少乘坐私家车……全在日常的点滴之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小小行为的改变,就会使结局大不一样。

最后,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我们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自然是一个大生命,而我们只是这个大生命中小小的组成部分。没有自然,我们无法生存,没有自然,我们寸步难行。那么,让我们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自然吧。其实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我们与自然是坐在跷跷板两端的孩子,只有维持平衡才能继续游戏。别让名为贪婪猎枪对准名为自然猎物,要知道,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二一班

                                                                 王宇芊


 微信图片_20210722101214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