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语汉字读音的文化研究分享
2018-05-28
日语汉字读音的文化研究分享
五月的季节有劳动、有青春、有责任、也有关爱,更有分享,在这个温暖的美好的季节,2018年5月23日我们有幸邀请到83岁高龄的李宗惠先生为我校全体日语教师围绕着“日语汉字的读音”做了一场专题讲座。李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原驻日大使馆教育参赞。李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从细处着手,抽丝剥茧,带领大家一点点总结出发音规律,为今后的日语教学和学习指明了方向。汉字的读音是日语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些规律的总结让我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耄耋之年仍能保持一颗炽热之心投身于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研究的老先生还教会了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而且,治学严谨,学识深厚,对待学问精益求精,严谨勤勉的“匠人”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听完李老师的富士文化研究和日语文化的研究,老师们非常感动,在会后老师们的感慨和收获都很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与日语老师们一起学习学习他们的收获吧。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才发现日常教学中普普通通的音读训读 日语汉字中包含这么多含义。一个“生”的读音达到51种。可见李老师平时积累有多么地认真仔细。自己平时上课在讲解日语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日语汉字的中文发音,作为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发扬汉字文化也是我们的使命,今后会多注意这些方面。另外,对李老师的富士文化非常感兴趣,通过李老师的简单讲解,了解到包括富士水、富士的比例、富士通企业等等的富士文化,大开眼界。收获很多。最后,向李老师83岁高龄仍然奋斗在研究一线的精神,向李老师教育我们“认真”的精神,深深致敬。——黄敏
首先,受益匪浅!李老师对于汉字读音规律的讲授中,有一些规律我们平时虽然有所察觉,但并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系统地整理。当李老师给我们讲解展示时第一感觉就是触动!同时对我们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和激励。作为年轻的日语教师更应该求“专”、求“深”。尤其是对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更要趁年轻,趁资源丰富的时代好好磨练自己。我本身对中日民俗文化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想去李老师的工作室学习参观,希望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去。再有就是课时不够,感觉没听过瘾。——李鸥
日语语音确实是日语学习后期的一个重难点,但是李老师从细处着手,抽丝拨剑,带领我们一点点总结出发音规律,为今后的日语教学和学习指明了方向。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李老师对待学问精益求精,严谨勤勉的态度,尤其是李老师总结的一些日语汉字的中文读音,受益匪浅。最后李老师对富士的总结归纳,有高度有深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学习思路。作为后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发挥李老师的这种“匠人”精神,求专求精,求真求实。真的很感谢老师的指导,希望今后有机会继续聆听!——孙瑶
首先对李老师表示崇敬之情与感激之心。对于教初一的我来说,汉字的读音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些规律的总结让我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您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能保持一颗炽热之心投身于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的研究。从老先生您的身上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日语教师不仅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与额幸福。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普通日语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你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深度。应该向李老师学习对学问的精益求精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真心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聆听到您的授课,拜访您的工作室,让我对“富士学”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刘丹青
李老师的课让我们受益颇多。李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深厚,特别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旺盛精力给了我们树立了榜样 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去李老师研究室参观,再次聆听先生教诲。 ——吴敏
李先生对日语研究的热情,认真、执着、严谨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探索精神深深打动、鼓舞着即将步入中年的我。使得我更有信心继续做一个积极主动去顺应时代,跟紧教改步伐,享受学中教、教中学的成长型教师。——严东淑
今天在我的课堂上,特地跟学生分享了听李老师讲座的感受!佩服于李老师退休多年,不在其位,还能够孜孜不倦,终身学习的好学之心!学习不分年龄,不分早晚,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使得这位耄耋老人更显得智慧和魅力。同时我也感动于李老师对于教师这份工作的认真和忠诚,从李老师的言行,和治学的态度便能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风范。同时受益匪浅的还有李老师对于汉字教学的指导和经验的传授,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李老师深厚的国学功底,知日必先知中,深感我辈奋斗努力长路漫漫,唯有更加努力!——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