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月坛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会
2019-09-27
为每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19年北京市月坛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会
2019年9月24日,月坛中学召开了主题为“为每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会。回顾一年的艰苦奋斗,在张文生校长、马晓燕书记的指导下,全体初、高三年级的老师们披荆斩棘、全心奋战,大家靠思想引路,用团队智慧、敬业精神,专业态度团结作战,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本次教育教学工作会是陈真副校长主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部分2019年合格考、中考、高考质量分析会;第二部分五位教师代表从备考各个环节以及班主任工作进行主题发言;第三部分是张文生校长针对2019年考试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
工作的最重要的动力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爱因斯坦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最好不要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 谢觉哉
陈真副校长主持教育教学工作会开场白引用了看似无关联的四个重要人物的四段话,但是细细品味,正是对老师们的工作价值、团队精神、工作方式方法、专业精神的最好概括,陈校长指出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是成长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
刚刚过去的中高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立德树人,月坛中学有序推进管理与教学,高质量的完成了中高考工作。教学工作会第一环节是教学处殷桂范主任代表学校进行中高考质量分析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我校中考成绩再创佳绩的背景下,殷主任与全体老师认真研究了中高考试题评价方向,如中考命题有如下特点:更加落实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公民意识、有劳动意识、有法治意识等;试题与文化紧密结合:具体有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新时代下的科技文化等,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教学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
中考命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学科价值,促进学以致用。命题聚焦学科本质,发展学科素养,促进终身学习。针对中考命题研究,殷主任代表学校提出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改进建议。
同样2019年的高考我校日语学科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作用,今年的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都有了重大突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殷主任进行了成绩取得的归因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归因分析,并提出2020新高考中师生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教学策略。
成绩的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的敬业付出和专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会进入了第二环节:五位老师的专题发言。这个环节在每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中都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老师们非常想知道同伴们面对同样的学情,老师们是如何中高考这场战役的。
在奋战新中考的这一年里,有连带两届中考的吴卫文主任、高静老师、姜英健老师、李冬阳老师、宋兰香老师,也有第一次面对新中考的杨瑞香老师和黄仲文老师,他们不曾大意也不敢大意,任劳任怨、肯付出、多投入,很多老师下午为学生的辅导都是和高三的加课晚自习是同步的。体育冀峥和赵博伟老师,真正做到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原则,使得我们体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在这一年里,在李伟主任的指导下,在年级组长杜宁老师的带领下,中考团队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
学校邀请了白雨老师代表中考教师发言,白老师作为一位老教师、老班主任,工作中换位思考,理解大部分家长是第一次面对孩子中考,有时会茫然无措,有时会急躁失态,有时会病急乱投医,这都会对孩子的备考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作为班主任,就会经常在工作微信群里发一些有指导性的文章。并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回答家长的问题。
第二位发言人是第一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年轻教师张颖老师,张老师认真分析大纲与近几年的高考走向,备考中自己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查阅各种资料,精心编制每一轮复习资料,给每一个人订制特别辅导,团队合作、心理辅导、家校沟通。张颖老师的一年,忙碌、充实而幸福。提到过去的一年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张老师满含深情,她说:“如果再来一次,希望能再多抓一抓学生,每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的帮助,都需要我们的不放弃,我们多一些努力,学生就多一些成绩!”
哪个学生最近状态不佳?哪个学生作业完成不好?哪个学生今天课上哭了?哪个学生成绩下滑严重?这些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都是他们的“晴雨表”。观察如此仔细,对学生给予了更多的指导,这是文综团队王英妮老师,王老师代表文综发言中指出她和历史学科杨凌老师、政治学科宋丽丽老师经常在微信工作群中交流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关注出现问题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表现如何,以便对症下药。王老师和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微信联系,学生回家作业和复习遇到任何困难随时可以问,并跟学生承诺每天12点以前问问题,保证实时在线回复。王老师汇报了文综团队的总分战略原则和互相配合打团体战的工作策略。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大家一起走。理综三位老师每天都利用课间的碎片化时间进班答疑,中午进行分层辅导,督促了一些不爱问问题的学生学习”。这是刚刚在西城区学科质量分析会上发言的谢燕老师代表理综学科的发言的一段话。谢老师谈到团队里的物理钱展静老师采取限时训练,具体是限时(开课10分钟)、专项(5道选择题)、持续(每天进行)的形式来重点突破。生物马腾飞老师认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她与学生一起抓基础抓重点,加强对知识网络的构建。在高考生物5个选择题满分30分中,我校均分达到28.9分。谢燕老师本人则在用好高考题上很下功夫,将高考题分为不同内容组块,引导学生有效、专业的读题,快速从题目中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连续两年战斗在高三的日语老师黄敏的发言,黄老师在去年的高考中就已经打了一个漂亮的战役。今年黄老师依然能量满满,在现场激情地向全体老师分享了在高三备考期间自己所做的一首小诗:责任是夜晚一段段语音的守候,陪伴是一个个理想的寄托,奋斗的日子是一本本厚厚的记忆。
黄老师在教学中不停地在追问自己:有限的课堂更重要的是什么?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只有靠老师讲吗?黄敏老师开始尝试改变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做法,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克服困难,获取所需信息,尝试用有限的日语表达相对成熟的想法。思维导图、表格分类、寻找异同点,这些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时,会感到莫大的成就感。另外黄老师还和一些同学约定好每天晚上10点的语音打卡,坚持了高三一整年。
最后主持人陈真副校长总结:在殷主任和齐燕京老师的统筹策划与带领之下,一年里高三年级组先后召开12次教师会;11次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的三方会谈;4次心理辅导讲座;14次师生家长圆桌会议,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辛苦、更有甜蜜,因为老师们从来不是个体作战,而是一个团队,大家相互依靠,互相温暖,向高三年级组的老师们致敬!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了高效召开教学工作会,张校长从高考当天就开始思考研究考试形势,撰稿近四万字。在会议最后一环节,张校长以点带面,重点讲到了四个重点问题:1.如何改进教法丰富教学方式,具体如结构教学、单元教学、模块教学、专题教学、实验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情境教学。例如:情境教学益处:真情境有价值感、信息多有挑战性、问题杂有挑战性、思路活有挑战性、干扰多有挑战性、排选难有挑战性等等。2.学法指导:一是解决“不想学”,二是解决“不会学”,解决这两点除需要改变教法、培养兴趣外,还需要进行学法指导。3.个性化辅导:一对一辅导就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体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4.小分背后的策略。某单项小分、某类型小分、某专题小分、某模块小分等得分高低的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分析到:何时教的?何背景教的?怎么教的?怎么测的?学情调研了吗?师生双向归因分析了吗?选择题好/不好背后推因分析?作文好/不好逻辑分析?实验题好/不好反思当时教学情境?
带着张校长提出的问题,2019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会圆满结束了。
2019年的中考、高考已经圆满收官,2020年的中考、高考再次启航,祝愿新一届的老师和同学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