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2025-05-28
月坛中学举办教科研课题中期检查会
2025年5月16日上午,月坛中学顺利召开“西城区‘十四五’教育规划2023年度课题中期检查会”,旨在总结项目进展、交流经验,推动项目朝着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下半年课题结题做好准备。本次会议特邀请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中心主任姜丽莉作为评审专家,学校承担市区校三级课题的负责人、部分青年教师和主管干部参加本次会议。
衣美华老师代表《普通高中日语学业质量评价的校本化实施》课题组,分享了课题研究进展:通过问卷访谈收集教师命题难点,按照“初稿→教研组互评→专家审核→测试→修改”的流程研制试题,形成素养导向的试题评价标准,帮学生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培养了教师的素养评价思维。
黄敏副主任汇报的《单元主题式学习视角下的日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已构建出单元阅读教学设计路径图,同时,团队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连贯。课题按“课堂学+课外读+劳动体验”的新思路推进,制定了阅读能力评价表,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3
郭彤老师围绕《中学语文学科作业优化策略研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进展。在理论建构阶段,团队成功构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优化设计思维模型。在实践探索阶段,团队积极开展校本作业开发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本作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转化。在评价优化阶段,团队致力于资源库与评价体系建设,力求为中学语文学科作业优化提供完善的支持体系。
段文慧老师汇报了生物组的课题《指向生命观念的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该课题通过对本校高中生物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本校指向生命观念的概念教学的现状,再通过带题授课实践,搭建起了教学实施路径,明确了教材里的生命观念目标,多位老师的相关论文已获奖。
地理课题《初高中衔接视域下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由高静老师汇报,课题组成员把区域认知素养解构为六大要素,按学习进阶划分能力层级,开发了系列教学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尺度思维培养路径,开发了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构建了动态评价体系。
张紫薇老师的历史课题《跨学科视域下中学历史教学主题研究》,依托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说明、专家学者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及中日学者对中日关系的研究,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学生学情,设计并开展了以关于中日关系方面为主的跨学科历史教学。
殷桂范副校长汇报了“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一体化特色课程构建情况。他认真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基础和育人目标,精准定位办学方向。通过课程建设的SWOT分析,学校在重组国家课程内容、实践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以及选择体现学校校园生活的课程资源方面,突显了学校课程目标特色、课程资源特色、课程实施特色和学习成果特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逐步落实从育人目标到课程目标再到课时目标的转化,从而推动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地,实现“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学校目前形成了“一核三类五领域”课程体系并逐步迭代完善,包括“一核”校本研修课程,“三类”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五领域”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综合与实践、国际理解与交流、生涯与规划。
姜丽莉主任高度赞扬了老师们在教育科研中展现出的专业精神与创新意识。她分别对每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从研究方向、实施路径到成果呈现,精准定位问题点。最后,她殷切期望老师们以国家课程为基石,充分挖掘学校特色与资源,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课题研究成果切实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专家指导,老师们更明确了今后的研究路径。此次中期检查会的顺利召开,不仅是对各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通过会议,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目标,为课题后期的顺利结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人:课题负责人、教学处
审核:张妮